为什么对普通人来说,高考志愿选城市并没那么重要
关注微信公众号:闻道识荆,用知识改变阶层
每年会有大量考生在选择志愿上纠结不已,“我不想去某某城市,不喜欢某某专业,还瞧不上某某学校”,然后真诚地问到,你看我这个分数该怎么报才好?
每当遇到这种问题,我难免有些无奈,能满足高考考生一切要求的选择着实有限,并不是每个对各个条件都不愿将就的同学,都有资格去读清华新雅书院或者北大元培实验班。
当一个方程约束条件太多,而变量太少时,方程可能无解;同样,当选择的要求太多,而拥有的资源太少时,可能就无法得到符合自己各方面期待的结果。
其实我可以理解同学们对于自己志愿珍而重之,不愿一丝一毫做出放弃的种种期待。归功于高校扩招,高考可能是大部分普通人这辈子唯一一次被置于聚光灯之下,成为家庭、社会的主角,从高考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,很多人从此过上了普通人的人生,下一次成为身边人的主角或许是自己结婚生子,只不过此刻他们对此尚茫然无知。
为什么每年的高考考场外门庭若市,家长、班主任、警察和商家群集,随时准备好为考生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,而考研考场、考公考场外从来见不到其他群体的身影?只因为从高考结束以后,失去了高考生的群体身份,大部分人不再有机会成为社会认定的主角,接下来的考试,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谋生的选择而已。
诗人穆旦这样写到,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,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,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,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,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。
在此,我们不得不强调,如果你在志愿选择上遇到了困难,又不愿意放弃各方面的要求,那么,唯一的途径是选择复读并且保证明年考到足够的高分。
如果你追求面面俱到,那你希望过的无疑不是一种普通的人生,需要承担非凡所需付出的代价;而如果不能承担这种代价,在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之后,就不得不做出选择和取舍。
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城市>院校>专业的共识。理由是,大学学到的不是具体知识,更重要的是学校为学生所带来的社会上的认可,和城市赋予人的精神气质和开阔眼界,至于以后干什么,跟本科学习的专业没有太大关系。本科应该以培养兴趣和通识基础为主,学会如何学习,接下来在深造中可以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方向,或者在实际工作中边干边学。
持这种观点的人士往往是名校的大学教授、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。我理解他们的真诚,因为他们确实是这样践行,并由此获得如今的成功的。
但他们并不是普通人。无论是大学教职还是创业成功,对于目前社会中流砥柱的60后到80后群体而言,都是一件经历过高度学历筛选的事。换言之,如果他们没有拥有足够学历,他们可能根本没机会成功。因此,所谓“城市>院校>专业”的共识,存在高度的“幸存者偏差”。
幸存者偏差指的是,当取得资讯的渠道,仅来自于幸存者时,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情况:因为没有幸存的人,已经无法发出他们的声音了。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,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,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。
正是因为成功者拥有了足够好的学历,所以会觉得学历(专业和院校)并不重要:如果你本身能上985,那确实已经拿到了人生出彩的入场券,接下来更多的是靠背后的行业和城市的势能。
但事实上,在《学历和专业重要吗?我研究了28个牛人,有4点发现》一文中,可以清晰地看出,这些最一流的牛人,绝大部分拥有名校学历,而计算机和电子信息,在这些牛人的专业选择中,占据毋庸置疑的第一。
世界上鲜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识,所谓共识,大部分是具有舆论影响力的人群的共识。正如“城市>院校>专业”,是拥有好学校和好专业的成功人士的共识一样,接下来唯一能比较的,就是看谁的城市更好。
我对各行业并无不敬之意,但对于普通人来说,我很难相信深圳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、香港逼仄的楼道间的保洁员,会认同城市至上的逻辑。城市确实给她们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收入,但缺乏专业的技能却剥夺了她们向上发展的可能。
耶鲁前校长理查德·莱文曾说过: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,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,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。
而在中国,每年有约800万的考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,其中有约一半就读专科,剩下400万左右的读本科。而本科的学生中,211院校的本科生数约在40万左右,其中包括了约10万名985院校的学生(所有的985院校都同时是211院校)。而在所有本科生中,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数是114.1万人,985、211院校的研究生数则更低。
因此,有资格希冀博雅教育的人,即使按最宽的口径来说,也不过占所有考生的大概八分之一。
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,本科四年就是这辈子唯一的受教育机会,本科不过是职业教育在高校扩招后的新名字。大学四年,要学的就是一技之长,不会有具体的细分方向供其再次选择,也不会有所谓的更高层次的博雅教育在未来等待。
区别在于,有的人花了四年确实学到了一技之长,而有的人没有。对于没有的人,这才是高等教育最大的失败。
何不食肉糜是残忍的,对于谋生无计的彷徨大学生大谈博雅教育是奢侈的。如果分数没有达到高分段的阈值,大学选择中,最应该舍弃的是城市。
诚然,如果选择北京的城市,即使是二本,师资也不乏清北人的博士;诚然,选择东南沿海,宿舍和校园硬件水平会远远好于北方;诚然,选择拥有985院校的省份,在跨考985的研究生时,如果进入复试,会拥有良好的印象分和联络渠道。
然而这些优势,是以高额得足以牺牲专业选择权的代价实现的,更重要的是,要发挥上述城市的优势,仍需要高考分数达到一定的阈值。例如,即使是要以二本的分数享受清北人的师资,也需要是二本头甚至一本尾,而北京的郊区建设程度跟四线城市的差别不大;而考研的筛选,其实不在于复试有多少渠道,而在于初试分高到足以进入复试,这又高度取决于你所选择学校的专业水平。
城市的作用就像尾数的0,需要在前面划上专业的1才有意义。
此外,城市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,而专业的欠缺则很难——大学毕业后,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去任何城市发展,前提是你的专业和院校过得了用人单位的简历筛选。
而认为城市决定了实习和招聘,则纯粹是部分同学想多了。现在都是网上投简历,大四一年,你有充足的时间离开你所在大学的城市,去北上广深体验生活。而大一到大三,如果你学的专业不是那么水的话,你并没有太多想象中的闲暇,去体验美式大学故事中所描述的实习生涯。
此外,对于纠结到选择了城市就要放弃院校和专业的分数段,即使选了城市,企业一般也不会去你所将就的郊区学校开宣讲会。而稍微大型的企业,都会在全国主要的二线城市巡回宣讲,你大可在那时花上路上的一两个小时,去当地所在的名校参加宣讲会——前提仍旧是你的专业和院校过得了用人单位的简历筛选。
至于吃喝玩乐,尽管每年有无数学生被城市的都市氛围或风景美食吸引,坚定地非某城市不去,我们仍然要说,照片和现实的差距,往往跟市中心和郊区的差距一样大,当两种差距叠加后,足以让之前的憧憬瞬间土崩瓦解。
此外,你完全可以利用四年内足够多的假期去这些城市旅游,如果是真爱,毕业后再去这些城市工作定居也未尝不可,而不用以就读该城市郊区的末流大学为代价,拉近跟这座城市的物理距离。
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,只有当分数过了高分段的阈值之后,在不完全放弃院校和专业的前提下,选择城市才有意义。而对于那些考差了不愿意复读,考研失败不愿意再战,毕业后会回到家乡,而绝不愿意去之前向往的城市历练的人来说,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,城市真没那么重要。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,可能更能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。